6月26日,华龙国际与核工业学院在天津校区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党委书记高立本和高磊分别代表双方签约,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委托培训和合作办学三份合作协议。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苑朝霞,核工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士军,党委委员、院长助理宫育锋等出席并见证签约。 在签约前,双方领导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对各自的基本情况、业务开展情况和前期人员业务交流合作等情况进行了了解,并表达了对后续合作的美好期望。高立本表示,此次深化合作是双方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举措,华龙国际的专家体系将为学院教培主业给予大力支持,学院从严治校的管理体制将为华龙国际人才培养提供专业支撑,希望通过合作,共同助力核工业高质量发展。高磊则对高立本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院近期工作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在教育培训、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将进一步加强。核工业学院有关副教务长、教研科研部、管理培训二部、天津校区市场拓展部等部门相关同志,华龙国际有关副总工程师、规划经营部、总体所、人力资源部(党群工作部)等部门相关同志参加签约仪式。免责声明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一、公司介绍 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龙国际”)成立于2016年1月22日,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实现“核电出海,要加强合作,形成强大合力”而批准建立的华龙技术统一平台。 华龙国际是由国家能源局牵头,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5亿元人民币,在北京注册成立的企业。 “华龙一号”是中国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机制创新的成果,是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三十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投入大量精力,充分借鉴国际三代核电技术先进理念,汲取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合作研发设计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安全和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并充分利用中国目前成熟的核电装备制造业体系,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作为华龙技术统一平台,华龙国际将积极实施国家核电发展战略,承担“华龙一号”技术融合、优化和再创新的任务,统一管理并实施华龙技术、品牌、知识产权等相关资产在国内外的经营等,致力于推动“华龙一号”成为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走出去”的主力品牌。 二、股东介绍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由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组成。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是国家战略核力量的核心,肩负着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以及对外经济合作和进出口业务,是目前国内投运核电和在建核电的重要投资方、核电技术开发主体、重要的核电设计及工程总承包商、核电运行技术服务商和核电站出口商,是国内核燃料循环专营供应商、核环保工程的专业力量和核技术应用的骨干。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原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核电事业发展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中央企业,由核心企业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及40多家主要成员公司组成的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2013年4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同步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以“发展清洁能源,造福人类社会”为使命,以“成为国际一流清洁能源企业”为愿景。以“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为基本原则,坚持“一次把事情做好”的核心价值观,在成功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的核电生产、工程建设、科技研发、核燃料供应保障体系。2005年以来,集团进入风电、水电、太阳能、节能技术、核技术、金融业务、公共服务事业等新业务领域,拥有八个国家级研发中心和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具备了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面向全国、跨地区、多基地同时建设和运营管理多个核电、风电、水电、太阳能及其他清洁能源项目的能力。
招聘范围主要集中在北京、深圳,主要招聘经验要求为5-10年,学历要求为本科的岗位。
公司参与招标216次,招标金额为2217.33(万元),公司参与中标49次,中标金额为101900.00(万元),最近项目为:公司2025年办公电脑采购成交候选人公示、《央地共筑华龙一号大国重器》课题采购公告、公司2025年办公电脑采购采购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