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中国 AI 芯片出口实行管制,进一步扩大对先进芯片和芯片制造设备的出口限制,同时还将42家中国企业追加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这一举措使得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中国半导体企业如何才能突破重围,实现高质量发展呢?近日,我们与达泰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叶卫刚先生展开对话,深入探讨中国半导体行业的突围之道。叶卫刚认为,半导体行业唯一且正确的路就是长期坚持,未来依然是半导体的黄金十年。 达泰资本是专注于早期创业投资的专业投资机构,一直坚持“投硬、投早、投生态”的投资策略,主要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投资,同时重点关注智能汽车、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细分场景,投资的许多企业成长为各自行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甚至千亿市值企业,包括CPO概念龙头中际旭创(创业板:300308),AI芯片独角兽燧原科技,智能驾驶芯片独角兽黑芝麻,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龙头宏景智驾和半导体IP龙头奎芯科技等。 中国半导体行业上游的“燃眉之急”:突破ARM等外国公司的技术垄断 Q:中国的半导体行业,为什么在最近几年有一种“突飞猛进”的态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叶卫刚:在过去20年,中国一直都是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市场,消费了全世界40%以上的芯片,但都没有把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做强。这是因为早年中国企业购买的半导体芯片,主要用于组装产品并出口到海外,最终的消费者市场和产品决策的公司都在海外。然而在最近十年里,
本公司是一家以的企业,苏州达泰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缺”的经营理念,如果你对苏州达泰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产品感兴趣,可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