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技术不断迭代,降本增效一直是行业的首要任务。随着P型电池接近理论效率极限,N型电池开始登场,由于N型电池的银浆消耗量增加,“去银化”成为N型电池的降本重点环节。因此,铜电镀技术应运而生,作为完全无银化的颠覆性技术,铜电镀可以替代现有高银耗量的主流丝网印刷技术,具备低成本、高效率等优势,更适用于HJT电池。随着铜电镀技术降本路线的明确,产业化进程加速,铜电镀设备出货持续加速。罗博特科举办了单体GW级太阳能电池铜电镀设备出货仪式,该设备的产能将从600MW提升至1GW,占地面积减少了20%,适用于多种高效电池工艺,包括HJT、XBC等。据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文章显示,公司于2022年12月底向国电投新能源成功交付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HJT电池铜电镀设备。目前,公司正持续加快推进铜电镀业务的量产化进程,力争在第三季度建成行业第一条大产能铜栅线异质结电池生产线。迈为股份最新披露的一笔订单显示,公司与安徽华晟合计签8.4GW HJT 设备订单,总金额超过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的50%。同时,芯碁微装是国内激光直写光刻设备龙头,在光伏电镀铜技术领域布局多年。今年5月,芯碁微装携手海源复材、广信材料签署《高效率低成本N型电池铜电镀金属化技术合作协议》,三方将形成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成套N型电池铜电镀装备线与金属化方案,共同合作促进该技术方案的规模化生产应用。
江西海源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福建海源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源复材”,股票代码:002529)是一家以成套机电液一体化装备、轻量化节能制品、新能源为主,相关产业多元化发展的科技型综合供应商,旗下拥有海源新材料、海源智能、赛维电源、扬州赛维等企业。海源复材倡导科技引领、高质量绿色发展,行业归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装备制造业和环保产业,是全球产品门类齐全、规模宏大的液压成型技术与装备供应商,是先进制造业和中国创造力的典型代表。 海源复材1988年成立于福建福州,1994年起以液压成型技术进行横向创新,2010年公开发行A股并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2年构筑复合材料液压机及整线全产业链研发、生产平台,2013年开展3D技术自主研发和商业应用,2015年掌握规模化、批量化碳纤维生产应用并拥有核心技术工艺,2016年完成首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2020年江西赛维电力集团成为海源复材的控股股东,进军光伏产业,2021年为构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格局,迁址于江西新余,更名江西海源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后荣获“中国民营500强”“中国建材机械制造20强”“中国液压成型装备制造第一家”“中国陶瓷机械龙头企业”“中国墙体机械龙头企业”“中国建筑材料科学技术(科技进步类)一等奖”“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 海源复材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形成门类齐全、规模宏大、具有一定技术创新水平的产业体系。拥有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所海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与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所、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复合材料领域具有影响力的高校院所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构筑了产学研协作平台。其中,汽车轻量化业务,满足了高强度汽车零部件的减重降耗需求,并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升续航里程的重要突破口。智能化业务(复合材料、墙体材料、耐火材料、建筑陶瓷等自动液压机装备)创造了不胜枚举的“自主知识产权”、“打破国际垄断”,持续缔造行业辉煌;海源3D业务已实现在教学、工业设计、医疗、民用事业等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以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驱动下,开创科技引领、高质量绿色发展路径。通过科技创新多元化注入新动力,以巩固和发展主营业务的技术引领,不断开拓新的产业链及创新技术,确保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领域的竞争力。
招聘范围主要集中在福州,主要招聘经验要求为1-3年,学历要求为本科的岗位。
公司参与招标4次,公司参与中标8次,中标金额为398.70(万元),最近项目为:碳纤维预成型生产线以及碳纤维车身架组装生产线产业化技术改造、新能源汽车全自动碳纤维车身部件生产工艺线产业化项目、2012年第一季度闽侯县建设局《施工许可证》行政审批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