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左江科技(300799.SZ)控股子公司北中网芯推出了DPU芯片。受益于此,公司股价年内涨幅达100.43%。近日,北中网芯带着公司自研DPU芯片NE6000亮相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会上,记者就公司DPU芯片亮点以及与中国移动的合作等问题采访了北中网芯产品市场总监范陆俭。 “我们芯片主打的DBI功能,可以在硬件层面上对数据报文进行更深度的报文解析,在安全上可以达到一个更高的级别。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为其提供了很多应用场景,以便让芯片更好地适配现有场景。”范陆俭告诉记者。 DPU是数据中心面向算力时代重构的关键芯片,被称为数据中心继CPU、GPU之后的“第三颗主力芯片”。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2年我国DPU渗透率约3%,2025年有望达到13%,年复合增长率达82%。同时,从DPU功能来看,其在智能车、IoT、云计算等多个场景均有较大的应用规模。 业内人士分析,AI技术的发展,带动算力需求的扩增,DPU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时期,全球以及国内DPU市场规模逐年递增。据了解,左江科技于2019年开始发力DPU研发。去年11月,公司DPU完成封装测试工作,并完成鲭鲨NE6000系列网络数据处理芯片的研制,该芯片是国内首颗可提供25G和100G接口能力的自主可控芯片,也是国内首颗拥有200Gbps的数据平面可编程的网络数据处理芯片。具体来看,NE6000为国内首款基于国内28nm工艺实现双向200G数据面可编程网络数据处理器,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芯片工艺不同,NE6000研制对标英伟达(Nvidia)2020年推出的上一代Bluefield2 DPU。 “基于
北京左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7年,注册资金10206万元,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翠湖科技园云中心,是一家集信息安全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创新企业;左江科技致力于网络信息安全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专业从事网络信息安全应用相关的硬件软件平台、系统、整机、板卡、芯片的设计、开发及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用于满足各行业的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定制开发、生产。公司具备深厚的技术实力,连续12年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拥有员工近200人,其中技术人员占比约70%,每年营业收入的约20%投入技术开发,公司在成都设立西部研发基地—北中网科技、生产基地-北上科技,专注于网络安全新技术开发、生产和专用网络安全芯片的研制。公司秉承客户至上,价值创造,产业报国,谦虚务实、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十三年来保持着稳步健康、持续的发展趋势,创立至今年均增长率超过40%,2015年至2020年连续六年获评中关村科技园“瞪羚企业”,2019年在深圳创业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300799。公司具有良好的内部晋升机制,优良宽松的工作环境,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尊重个人,为员工提供发展平台,建立职业晋升空间,提供个人收入回报,鼓励创新、平等沟通、团队合作。吸引了一批批高素质、高水平、高效率,有深厚专业背景、有学识、具有实干精神和使命感责任感的人才。公司一直秉承“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理念,努力吸纳优秀的人才、培养一流的团队,致力于为国家信息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招聘范围主要集中在北京、成都,主要招聘经验要求为3-5年,学历要求为本科的岗位。
公司参与中标7次,中标金额为330.34(万元),最近项目为:重庆联通创新业务公开市场集成服务(行业)供应商长期招募结果公示(第二十一批次)、硐室型全生命支持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评审结果公示(2023-JYCPFD-W3001)、业务功能卡加工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