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六月份,各家车企的五月销量成绩陆续出炉,差距再次拉大。比亚迪以23.9万辆的销售成绩再次夺得冠军,特斯拉中国则突破了单月7.5万辆,广汽埃安也首次突破了单月4.5万辆,上汽乘用车则上升至第四位,位列第五的理想汽车也创下单月新高,超过了2.8万辆。从前五名车企的月销数据来看,单月销量过2.8万,是进入前五名的及格线。而排在第六名到第十名之间的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哪吒汽车、零跑汽车等,最低也在1.2万辆每月,也就是月销量1.2万辆,是进入前十名的及格线,达不到这个数据就基本掉队了。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如日中天的蔚来、小鹏等车企已经滑出了前十名,声量早已经不复从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头部巨头们在短短两年之间拉开这么大的差距呢?头部巨头的销量密码仔细查看前十名的厂商不难发现,导致前十名新能源车企之间拉开差距的是选择,是关于新能源汽车在高速增长期阶段,究竟什么东西对用户最重要的战略决策。而在这件事情上,几乎所有挤进前十名的头部玩家,都找对了方向和思路。一是,对于混动和纯电动路线的选择,成为了这一阶段头部车企,能否进入前排的核心分野。纵观头部车企的崛起之路不难发现,除了具备先发优势的特斯拉之外,其他无论是比亚迪的异军突起,还是理想汽车的后来居上,都跟其发力混动汽车市场有很大关系。那么,为啥混动车成为了新能源汽车上半场的胜负手呢?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地域辽阔、地理情况复杂,新能源车的电力基础设施落后,难以满足用户的长续航需求,另外它本身也比较贵,这些因素都造成了纯电动车,只能作为用户购车的第二选择,而混动则无此方面的顾虑,所以在国家同时补贴混动和纯电动的情况下,用户会优先选择混动。二是,车企对于智能化和性价比的不同态度,也让头部玩家之间加速分化。拿比亚迪来说,外界特别好奇,智能化做的并不出色的比亚迪,为何能够在市场销量方面如此出众。说到底,在新能源车加速渗透之初,用户对于整车的电动体验更有感觉,而蹩脚的智能化并不是绝对刚需(基本够用就行
比亚迪全球自住研发新能源汽车,代加工华为手机,自主一体化发展方向,500强企业。
招聘范围主要集中在深圳、西安、上海,主要招聘经验要求为3-5年,学历要求为本科的岗位。
公司参与招标68206次,招标金额为8773.31(万元),公司参与中标21次,中标金额为165400.50(万元),最近项目为:2023年比亚迪集团实验型喷雾干燥机设备供应商招募公告、2023年比亚迪集团铝屑前处理系统供应商招募公告、2023年比亚迪集团电子类小尺寸玻璃镀膜表面处理供应商招募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