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日前在上海开幕,前沿技术、创新产品、环保创意等层出不穷,无论是跨国巨头还是本土企业,都在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特斯拉携全套可持续能源布局亮相此次博览会,共同探讨绿色低碳技术与应用的多种可能。记者在特斯拉展台上看到,除了众所周知的新能源旗舰车型Model S、Model X外,特斯拉还创新性地将特斯拉闻名遐迩的另一力作“上海超级工厂”通过精妙的沙盘形式在现场进行呈现。代表着“上海速度”,更透露出特斯拉在可持续能源之路上的“碳”索。所有到场的观众可以切身感受光储充一体化的未来绿色科技,亲手体验绿色能量的“生长绽放”也在特斯拉展台成为现实。特斯拉的目标就是“加速全球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而“清洁”、“环保”,也成为了特斯拉的标签——“零排放,零妥协”。 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特斯拉深知碳减排不仅体现在新能源产品的使用过程中,生产碳减排也同样重要。通过精细化管理与技术驱动工艺创新,上海超级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90%被回收利用,单车制造过程中减少30%温室气体排放,单车制造过程中用水量可减少15%。巴斯夫展台上,传统的蒸汽裂解装置被电气化改造,有望实现至少90%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高级经理茅昱指着一块展板介绍说,蒸汽裂解装置将碳氢化合物分解成烯烃和芳烃,需要将炉内温度升至约850°C,目前主要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实现加热,这也成为巴斯夫碳排放最高的生产环节,每年二氧化碳排放超过300万吨。巴斯夫设定了清晰的中期和长期目标: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18年减少25%,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中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们比这个目标提前了10年。对一家化工企业来说,如果没有技术的不断革新,这样的目标不可能实现。”茅昱说。 在百威展台,记者了解到,百威与誉硕能源合作的佛山工厂首个并网运行储能项目,打造了一个可再生电力循环使用的闭环解决方案,成为百威
公司参与中标3次,中标金额为84.80(万元),最近项目为:九江市“十五五”时期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举措研究课题项目、浦东新区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前景研究中标结果公告、国网上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2023年7月第一次授权竞争性谈判采购项目成交结果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