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妹导读:滴滴开始做自动驾驶可以追溯到2016年。4年来,整个行业经历过大众的狂欢与围观,也经历过资本的追捧与冷静。由于今天的技术还处于比较早期,自动驾驶作为“还没有被真正做成“的事情,外界对技术长期主义的不解与质疑也客观存在。本文将从自动驾驶基础架构面临的挑战出发,客观聊聊在技术演进过程中,这个方向上的一些矛盾权衡以及背后思考。 1. 关于自动驾驶基础架构 基础架构在互联网行业中,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然而在自动驾驶领域,却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基础架构的工作包括硬件、onboard(车载系统)、云端三大板块。在我们认为,自动驾驶领域中 “基础架构” 的核心价值,是为自动驾驶提供恰到好处的、全方位的技术保障。在自动驾驶系统中,如果说感知是眼睛,规划是大脑,那么基础架构就是神经系统,将自动驾驶软件系统与车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2. 技术的主要矛盾 (1) 快速迭代与功能安全的矛盾 传统的互联网企业,其核心技术竞争力在于快速迭代。通过缩短迭代的周期,来加速功能的升级,进而在市场上获取先发制人的竞争力。而传统的汽车行业,则往往需要四至八年作为一个迭代周期,以尽可能地确保功能安全。可见,“快速迭代” 和 “功能安全” 从时间的维度上看本身就是矛盾的。 在自动驾驶领域,这个矛盾则更加突出。多数自动驾驶行业的从业者,可能都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在操作系统的选择方面,是选择更加熟悉、资源更加丰富的 Linux 系统,还是选择实时性更有保障、更加安全可靠的 RTOS 系统?如果选择前者,意味着可以更快地进行功能迭代,让自动驾驶软件算法快速适应复杂的交通场景,但很难保证极端情况下的功能安全;如果选择后者,则意味着需要遵守更加严格的研发流程,需要做更多的系统性工作,而这本身就意味着时间。 (2) 更多、更好的传感器与算力平台的矛盾 坊间曾盛传着一
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
招聘范围主要集中在北京、杭州、上海,主要招聘经验要求为3-5年,学历要求为本科的岗位。
公司参与招标2次,公司参与中标4次,中标金额为20000.00(万元),最近项目为:引入代理商北京小鱼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单一来源采购公示、关于变更《以数据要素市场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的路径研究》项目承担单位的公告、679001 广州市公安局(测试)中外贸易项目结果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