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生物于3月28日晚间发布了2022年年报。该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28.64亿元,同比增长34.72%,扣非净利润5.33亿元,同比增长。如果剔除去年Mesa收益的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22%,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9.81%。基础财务指标非常优秀,海尔生物自2019年上市以来,连续三年营业收入保持了30%以上的高增速,营业总收入从2019年的10.13亿增长至2022年的28.64亿元。核心利润从2019年的1.6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33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核心利润也在不断增长。 年报不仅代表着过去的成绩,其中的信息也蕴含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将从科研创新、商业模式、战略布局和长期发展四个角度深入解读年报信息,以解析海尔生物的未来发展。 科研创新是海尔生物的核心竞争力,其能力主要集中在核心技术和研发创新两个方面。海尔生物通过自主创新,突破了生物医疗低温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荣获了行业内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奖。海尔生物还荣获了中国工业大奖,成为生物安全领域高端装备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这两个行业“唯一”证明了海尔生物技术的领先地位。年报显示,海尔生物在2022年进一步积累了核心技术:公司新增专利271件,其中新增发明专利11件,累计拥有专利数量较同期增长了50%;2022年公司主导或参与发布了1项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9项团体标准及1项CQC认证技术规范,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24项,并有28项技术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实现标准的行业引领。主导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两个行业“唯一”大奖,28项技术成果为国际领先水平,27个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海尔生物掌握了核心技术。 其次,研发创新实力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技术需要不断迭代和创新,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是研发实力的量化数据,研发成果则是验证创新能力。2022年报显示,海尔生物的研发费用为2.92亿元,近三年增长幅度达到了93%。研发人数从565人大幅增长至897人,增长幅度将近60%,研发实力快速上升。从年报显示的研发成果来看,海尔生物不仅夯实了领先的技术壁垒,还在非低温存储领域取得了众多技术突破。在生命科学领域,
海尔生物医疗,成立于2005年,于201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139),是基于物联网转型的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数字化场景方案服务商。公司以创用户最佳体验为目标,面向医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生命科学用户和医院、疾控、血站、基层公卫等医疗卫生用户,提供以智慧实验室、数字医院、智慧公共卫生、智慧用血等为代表的数字场景综合解决方案。
招聘范围主要集中在青岛、上海、北京,主要招聘经验要求为3-5年,学历要求为本科的岗位。
公司参与招标52次,招标金额为13.10(万元),公司参与中标533次,中标金额为56842.96(万元),最近项目为:海尔生物医疗2025年实验室隐患整改工程项目、海尔生物医疗种质库转轮除湿机采购项目、医用冷藏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