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引发的AI热度还在持续,并进一步带动着各科技大厂扎堆入场抢占AI创新高地,但几乎同步于AI技术发展的机器人产业,似乎并没有跟上这一技术迭代的步伐。 “从整体看,机器人产业发展确实没有跟上AI技术的发展节奏,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艾利特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孙恺告诉记者,机器人领域中的协作机器人一直表现亮眼,是其中的佼佼者。 协作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混合物,更轻更小,与人有很强的协作能力,在3C电子、生物医药、医疗、家电、新能源、新零售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协作机器人还可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决策,为产业智能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产业未来是一片“蓝海” 随着中国力推智能制造,自动化市场发展迅猛,我国已逐渐成为全球协作机器人增长引擎之一。GGII发布的《2022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2018—2020年增速均保持20%以上。2021年,我国协作机器人销量在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整体销量的占比达51.02%,已然是万亿级机器人赛道中最热门产业之一。 在产业升级需求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协作机器人产业迅速崛起,目前赛道可谓诸强林立,全球市场竞争激烈。不仅有发那科、abb、安川、库卡这样的四大工业机器人巨头,还有丹麦UR、德国的Franka、韩国的斗山等厂商。国产协作机器人更是高速发展,以艾利特机器人为代表的“国产代表”后来居上,还有越疆、节卡、遨博、大族、珞石、新松等一大批企业正快速崛起,成为协作机器人领域不容忽视且不可或缺的一股中坚力量。 “协作机器人产业生态主要包括机器人本体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应用开发商等。总体来说,当前协作机器人产业格局相对分散,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生态伙伴之间存在密切的合作和竞争关系,这也推动了协作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孙恺认为。
招聘范围主要集中在上海、苏州、甘孜藏族自治州,主要招聘经验要求为1-3年,学历要求为本科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