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病率最高的前五大癌症中,有三个与肠胃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胃癌、结直肠癌、食道管癌这三个消化道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数量超过100万例,其中胃癌新发病例超过40万例,死亡病例超过28万例。中国胃癌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数量在全球占比超四成。 事实上,提升肠胃镜检测率能有效地降低肠胃癌发病率、死亡率,但目前我国医疗系统可提供的胃肠镜检测资源仅能应对约2%的风险人群筛查。 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楼里,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南方医院消化科主任、广州思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德医疗”)创始人兼董事长刘思德。 刘思德表示,目前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不足20%,早筛早诊早治,是从根本上降低胃癌死亡率的最有效手段。为了让大规模人群享受胃癌早筛早诊,同时不占用宝贵的医疗资源,这位从医超过40年的国内顶级消化领域专家,带领团队耗时16年,将大量胶囊内镜图片原始数据层层分类、高精度标记,形成了庞大的图片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刘思德带领团队通过跨界合作方式,将胶囊胃镜检测技术与大数据、AI算法结合,最终开发出全球首款适应于家庭场景的智能胶囊胃镜系统。 用户只需通过手机连接这粒小小的胶囊,就可在家中享受全面检测、快速云端阅片等全流程一站式胶囊胃镜检查服务。 刘思德表示,普及肠胃镜检查有两个痛点。一方面,出于对胃镜的不了解,大部分老百姓认为做胃镜是很痛苦的感受,再加上胃镜检测费用较高,大部分人不愿意主动定期检查;另一方面,目前能诊断早期胃癌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