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消息,广信材料指出,公司龙南基地计划2023年达到试生产条件,在自产原材料降本、集中生产优化生产成本、贴近下游华南客户等方面更有力地支撑市场开拓,随着下游需求发展,公司PCB光刻胶将实现稳步增长。 广信材料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降本增效的材料综合解决方案,前瞻性布局在光伏领域新工艺路线中的光伏绝缘胶、光伏感光胶等新材料,并根据下游用户需求定制开发及配合工艺快速迭代,在此领域拥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及工艺积累优势。 公司光伏绝缘胶主要应用在指交叉背接触电池中作绝缘保护用。目前,公司光伏绝缘胶产品已在下游头部光伏电池组件企业实现销售,并随着下游客户需求逐渐放量,截至目前累计已达千万级别,将成为公司今年在光伏领域率先实现突破和快速增长的产品。 公司光伏感光胶主要开发应用于光伏电镀铜新工艺中,研发进度正有序推进中,目前正在与多家相关企业对接、送样及测试过程中。 在铜电镀工艺进展方面,5月2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SNEC会场上广信材料与海源复材、芯碁微装签署《高效率低成本N型电池铜电镀金属化技术战略合作协议》结为战略合作伙伴,研究基于N型电池开发高效率低成本异质结电池铜电镀金属化技术,三方技术合作将加快推动HJT电池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金属化降本是当前最迫切任务,铜电镀作为完全无银化的颠覆性降本技术能够有力解决异质结电池银浆成本高的痛点,符合光伏发展第一性原理。当前电镀铜处于从0到1发展阶段,但产业趋势不断增强,电镀铜有望逐渐成为相对确定的技术方向。 广信材料表示,经过多年的积累和近年与下游客户的合作,公司从为客户供应材料的供应商逐步转变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降本增效综合材料解决方案供应商,通过为客户创造降本增效的价值进而实现公司自身的发展,这是公司未来发展和业务开拓的方向和目标。公司近年来越来越重视研发,不断加强研发投入,特别是针对于新技术和新应用的研发,同时通过统筹和
江西海源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福建海源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源复材”,股票代码:002529)是一家以成套机电液一体化装备、轻量化节能制品、新能源为主,相关产业多元化发展的科技型综合供应商,旗下拥有海源新材料、海源智能、赛维电源、扬州赛维等企业。海源复材倡导科技引领、高质量绿色发展,行业归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装备制造业和环保产业,是全球产品门类齐全、规模宏大的液压成型技术与装备供应商,是先进制造业和中国创造力的典型代表。 海源复材1988年成立于福建福州,1994年起以液压成型技术进行横向创新,2010年公开发行A股并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2年构筑复合材料液压机及整线全产业链研发、生产平台,2013年开展3D技术自主研发和商业应用,2015年掌握规模化、批量化碳纤维生产应用并拥有核心技术工艺,2016年完成首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2020年江西赛维电力集团成为海源复材的控股股东,进军光伏产业,2021年为构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格局,迁址于江西新余,更名江西海源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后荣获“中国民营500强”“中国建材机械制造20强”“中国液压成型装备制造第一家”“中国陶瓷机械龙头企业”“中国墙体机械龙头企业”“中国建筑材料科学技术(科技进步类)一等奖”“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 海源复材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形成门类齐全、规模宏大、具有一定技术创新水平的产业体系。拥有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所海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与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所、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复合材料领域具有影响力的高校院所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构筑了产学研协作平台。其中,汽车轻量化业务,满足了高强度汽车零部件的减重降耗需求,并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升续航里程的重要突破口。智能化业务(复合材料、墙体材料、耐火材料、建筑陶瓷等自动液压机装备)创造了不胜枚举的“自主知识产权”、“打破国际垄断”,持续缔造行业辉煌;海源3D业务已实现在教学、工业设计、医疗、民用事业等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以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驱动下,开创科技引领、高质量绿色发展路径。通过科技创新多元化注入新动力,以巩固和发展主营业务的技术引领,不断开拓新的产业链及创新技术,确保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领域的竞争力。
招聘范围主要集中在福州,主要招聘经验要求为1-3年,学历要求为本科的岗位。
公司参与招标4次,公司参与中标8次,中标金额为398.70(万元),最近项目为:碳纤维预成型生产线以及碳纤维车身架组装生产线产业化技术改造、新能源汽车全自动碳纤维车身部件生产工艺线产业化项目、2012年第一季度闽侯县建设局《施工许可证》行政审批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