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期间,首农食品集团北京奶牛中心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发布了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育种芯片。这款芯片被认为是我国荷斯坦牛育种领域首款中高密度育种芯片,对于提升我国种公牛自主培育能力和水平,以及进一步完善奶牛种质自主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奶牛育种芯片自主开发经历了科学、严谨的设计、验证和反复论证。2021年4月,攻关团队完成了奶牛85K液相育种芯片自主开发,并通过专家论证。该芯片在检出率、分型准确性、基因型填充准确性等性能上与国际商业化育种芯片一致。 2022年以来,攻关团队将奶牛85K液相育种芯片扩容升级为126K芯片。该芯片兼容现有参考群和多款商业化芯片位点信息,提高了芯片数据填充准确性及奶牛基因组遗传评估准确性。盲样检测结果表明,126K芯片位点平均检出率达99.5%,重复样品检测平均一致性达99.4%,性能良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孙东晓教授表示,我国近年来加速构建和优化奶牛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平台,但过去完全依赖国外育种芯片,国内种牛检测样品需要送到国外实验室检测,存在技术“卡点”及生物信息安全风险。对于市民来说,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育种芯片的发布,将喝上更安全、更优质的国产牛奶。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功能基因组与分子育种研究中心”是中国农业大学“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整合了其在分子遗传、生物技术、遗传育种、作物栽培与管理、植物营养等方面的优势力量,开展作物功能基因组和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现已发展成为国际公益非盈利研究机构中规模最大、设施最为完善、综合能力最强的玉米功能基因组研究平台,是中国农业大学未来学科建设和发展中的工作重点。现有30多位资深教授参与中心科研工作,运行团队由分子克隆部、遗传转化部、分子检测部、温室管理部、田间测试部、分子育种部、种子管理部、行政人事部和信息管理部等部门组成。
招聘范围主要集中在北京、乌鲁木齐、三亚,主要招聘经验要求为1-3年,学历要求为本科的岗位。
公司参与招标11431次,招标金额为2086454.18(万元),公司参与中标617次,中标金额为1007542.50(万元),最近项目为:中国农业大学模式动物重大设施建设办公室高通量蛋白性质分析检测系统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中国农业大学货物项目DD25040212453120、中国农业大学东区室外采暖管道改造工程竞争性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