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高性能混凝土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郝挺宇一行莅临新疆交建集团进行技术交流。新疆交建集团科技管理部部长马莲霞主持了此次交流座谈会,邀请了新疆交建集团专家办、项目管理中心、设计公司、那巴项目三标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参加了座谈会议。 交流会上,郝副院长介绍了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高性能混凝土研究院的组织建设、技术实力和创新成果。他表示,新材料技术研发是当前建筑科技创新的热点和难点,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高性能混凝土研究院一直秉持“科技引领主业 打造特色品牌”的精神,致力于推动科技在建筑领域的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他还介绍了该院近年来在高性能混凝土领域的研究成果、行业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在互动交流环节,科技管理部部长马莲霞介绍了新疆交建集团在新型建材和废旧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技术实践和创新成果。参与专家、技术人员分享了钢渣道路工程应用、绿色施工、智慧工地等方面的经验和实践,以及在减少建筑废弃物和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此次和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的技术交流,对于推进新疆交建集团高性能混凝土地产成套技术、工程废渣高效利用技术等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集团将继续以科技创新驱动新型建材的研究和应用,为新疆交通行业绿色低碳建造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原名重工业部建筑科学研究所,简称中冶建研院),成立于1955年,是我国从事建筑和环保技术研究、推广及应用的大型科技企业,隶属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冶建研院现有11个委托法人单位,18个全资子公司,7个控股企业,4个参股企业;依托设立有9个国家级平台、3个国家一级协会、28个二级学协会;牵头组建有2个国家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3本科技类核心期刊;拥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博士学位联合培养点、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目前,全院签订劳动合同人员约3700人,剔除生产和后勤人员之后,技术、研发和企业管理人员约2000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约占94%,硕士研究生学历约占33%;中级及以上职称约占80%,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约占28%;各类执业注册资格约占30%。 中冶建研院秉承“科研立院,人才兴院”的理念,围绕科研核心,着力打造“北京-深圳”一北一南两大科技研发中心,形成“国家级-省部级(集团)-院级”三级科研平台体系,构建“院士-首席专家-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三级科研人才体系。建院60年来,共获国家级科技奖励97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50余项,承担各类国家重大科技课题和项目800余项,积累2800余项科研成果。仅近三年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1项。 中冶建研院主营业务有“五大板块”,即:建筑服务、工程承包、材料产业、节能环保和海外业务。 进入“十三五”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冶建研院进一步提出“一二五七”发展战略:坚持“一业一特”即“聚焦科研主业,打造特色优势”;建设“北京、深圳”(北方、南方)两大研发中心;布局“京津冀、华南、华东、西南、海外”五大区域市场;开拓“特色主题工程、节能环保、钢结构与装配式建筑、建筑与基础设施安全、新材料与海洋工程、建筑信息化、海外业务”七大业务领域,着力打造科研实力一流、传统优势领先、特色业务突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型企业。 中冶建研院将始终秉承“敬业忠诚,团结进取,爱国爱院,创新奉献”的企业精神,不断追求卓越,奉献社会!。
招聘范围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主要招聘经验要求为1-3年,学历要求为本科的岗位。
公司参与招标1110次,招标金额为109512.45(万元),公司参与中标555次,中标金额为53595.24(万元),最近项目为:前海发展投资专项审计服务询价书、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西集园区室外管线维修,新院区B1层封闭保温施工等7项工程采购结果公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业遗产印刷服务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