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修改后的内容: 今年是山东数字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年”。产业数字化作为数字经济的主阵地,直接影响着数字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 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企业面临着大事和难事。记者选取了安丘市、东阿县进行蹲点调研,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企业负责人交流转型的难点与未来规划,以期对各地有所借鉴和启发。 铸造企业建了“智能工厂” 公司副总经理姜言春介绍,这是国内首个低排放、数字化的金属成型中心。目前A线已投产,年产能2.5万吨。B线基础建设已完成,尚未开始运行。该中心整个产线的“大脑”是成型中心,通过数字化控制,可以实现生产任务的高效协同。姜言春说,该中心的应用,不仅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还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把老师傅的经验转为数据 原本,钢球磨削需要24小时,由人工控制每小时新加多少料、用磁棒控制磨削强度,这些都需要经验,且很难稳定控制。数字化改造后,设置好磨削设备的转速、压力等数据后,磨削时间缩短至12小时,质量也稳步提升。 "数字化转型对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来说是有益的。我们把老师傅装在脑子里的经验转为优化的数据,再输入设备中,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过硬。" 华涛钢球集团董事长司尚涛说。 ◎数字转型一直在路上 去年开始,安丘博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就率先走出了这样一条联合之路。总经理闫吉祥介绍,公司专门联合多家企业成立了一家新公司——衡玑承运技改智能科技(潍坊)有限公司,为企业提供智能化、数字化、绿色技改服务。 "这样既能消除客户数据孤岛的担忧,还能争取到更多客户。合作的关键在于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闫吉祥说,目前公司正积极在省内各市寻找合作商,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