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8日上午,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实训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三峡现代能源创新示范园正式揭牌。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毕天姝与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孙长平共同为“华电—三峡 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实训基地”揭牌。 实训基地负责人和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能源电力创新院、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储能教研室等负责人,以及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三峡蒙能能源有限公司、三峡陆上新能源总部、三峡现代能源创新示范园、三峡能源北部建设管理部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随后,毕天姝一行参观了储能平台实训基地。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毕天姝指出,实训基地是双方重要合作成果,标志着产教融合达到新的高度。实训基地应当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把学生实习实训、企业员工继续教育两方面做好,把人才工作放到第一位。建议开展入网设备检测服务,满足产业的急迫需求,获取相关认证。推动双方联合研发,提高实验基地的产出,促进成果落地示范转化。 孙长平指出,要发扬创业精神,以高质量、高标准、高起点建好实训基地,携手共谱校企合作新篇章。要以无缝衔接的形式,全力参加储能平台揭榜挂帅任务,推进后续实习实训、科研项目,促进产教融合和成果产出。 三峡现代能源创新示范园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是一座集“风、光、储一体化”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源网荷储”技术研发试验基地为一体的“产学研用”现代能源创新示范园。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600余亩,于2021年4月20日开工建设,主要建有创新综合区、标准厂房、科研中心、能源中心。其中储能实验系统包含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锂电池、液流电池、制氢、燃料电池、压缩空气、高温光热、飞轮储能、源网荷储功率路由器并网和能量控制系统,具备从电芯到系统的储能检测和百万千瓦级新能源接入能力。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工程”和“***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征程。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并由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七大电力央企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现华北电力大学理事会成员单位包括七大电力央企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九家单位。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千余人,***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近1万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六十年来,学校承载着为国家能源电力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与推进科技进步的历史使命。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贯彻“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的方针,抓紧机遇,加快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快速发展。
招聘范围主要集中在北京,主要招聘经验要求为3-5年,学历要求为本科的岗位。
公司参与招标7393次,招标金额为1741546.84(万元),公司参与中标1858次,中标金额为63384.03(万元),最近项目为:华北电力大学体育中心雨水调蓄工程施工项目公开招标公告、华北电力大学多元气体燃料燃烧实验台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华北电力大学气质联用仪采购项目(二次)公开招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