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一期投资122亿元的国晟(若羌)双碳硅基产业园项目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现代工贸物流园正式开工建设。这个产业园占地约2720亩,计划投资总额约300亿元,主要建设光伏全产业链,包括年产10万吨高纯硅料项目、40GW高效N型拉晶项目、5GW超薄N型大尺寸硅片项目、5GW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5GW大尺寸异质结组件项目。此外,该园区还包括10万台智能光伏清扫机器人项目、10GW钠离子储能装备制造项目、1800万套复合高分子光伏边框项目和50万套智能光伏支架等项目。国晟(若羌)双碳硅基产业园由国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1月,不到2年时间里已经豪掷超过500亿快速布局扩张自己的光伏帝国。目前,公司已建成安徽淮北、江苏徐州两个制造基地,并在安徽、江苏、河北、内蒙古等省区内多地规划/在建光伏生产项目。此外,公司于8月成功通过收购上市公司“乾景园林”36.04%成功实现“借壳”,一时之间声名大噪。(详见:2年豪掷500亿,这家“借壳起飞”的光伏黑马是什么来头?)
国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2022年新成立的,计划年产10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的光伏企业,公司根据我国光伏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以及“碳中和、碳达峰”的政策要求,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但由于成本居高不下,很难实现与其它发电方式进行价格竞争,实现平价上网是光伏产业发展的唯一选择。目前市场上光伏电池的主流产品是 PERC/PERC+,但效率挖掘潜能正逐步接近极限,因此光伏发电长期存在的的降本需求正驱动电池片向更高效率技术迭代。异质结电池(HJT)具有转换效率高、低功衰、工艺简单且降本路线清晰等显著优势,这些优势特性契合了光伏产业发展的规律,是最有潜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最有可能成为光伏行业下一个大风口。国家能源局在2016年12月30日公布的《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将推动高效、低成本晶体硅电池商业化。不过,传统单多晶技术的效率提升瓶颈越发凸显,考虑量产良率及效益,量产效率最有可能超过24%的光伏技术当属HJT。预估未来三年内国内HJT的增量大约有40~50GW,产值约800—1000亿人民币,到2025年将达100-120GW规模、组件超过2500亿元,2030年太阳能电池的全球规模将达2800GW以上, HJT电池作为取代传统单多晶电池的创新技术,未来市场规模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本项目规划10GW 大尺寸HJT电池及组件年产能目标,年产值约130亿,符合光伏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及平价上网的要求,有助于公司把握光伏产业转型的发展机遇。通过积极布局HJT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产品,有效优化现有产品结构,拓展新的业绩增长点,提升公司光伏产业链各业务的协同效应,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综合盈利能力。
招聘范围主要集中在淮北、徐州,主要招聘经验要求为1-3年,学历要求为大专的岗位。
公司参与中标2次,最近项目为:萧县凤山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EOD项目合同公开、萧县凤山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EOD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