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在2023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发表了关于共建数字金融新生态中生态要素构造的最新看法。他认为,数字金融的生态要素主要包括金融活动的数字化、金融监管的数字化和货币的数字化。 陆磊表示,金融活动的数字化是数字金融发展的重要趋势,它正在推动传统金融活动的数字化转型,降低交易成本,实现更高效的需求识别和风险管理。例如,移动支付和NFT等数字金融创新,以降低金融机构治理短板、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和覆盖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金融监管的数字化是科技赋能金融监管的结果,能够有效提升监管部门的信息识别、搜寻和匹配能力。陆磊认为,通过以支付和账户为核心的行为归类和线索识别,可以实现无感监测、无感监管与全流程监测、穿透式监管的有机融合,提升监管有效性,降低经济主体承担的监管成本。 然而,货币的数字化是数字金融发展的最具挑战的领域。货币的本质是跨期交易,货币与利率是核心。在现有模式下,央行数字货币(CBDC)主要定位于现金类支付凭证(M0),是无息的高能货币。同时,设基于数字货币的可编程性,在央行数字货币上加载关于利率的智能合约,央行数字货币将有机会成为广义货币(M2)。央行数字货币的可编程性,为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提供了创新空间,但也是全球中央银行面临的共同挑战。 在跨境支付领域,陆磊表示,以往基于双边代理行模式的跨境支付,存在效率仍然不够高、费用成本偏高、不透明和覆盖不足等问题。而依托央行数字货币构建扁平化的跨境支付网络,可以实现支付的安全、便捷和普惠。 最后,陆磊还提到,我国深度参与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Multi-CBDC Bridge)已
公司参与招标3317次,招标金额为1340246.57(万元),公司参与中标3次,最近项目为: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二代货发物流设备(2021年-2022年)质量检测服务(重启)(包二)采购项目中标(成交)结果公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二代货发物流设备(2021年-2022年)质量检测服务(重启)(包一)采购项目中标(成交)结果公告、中国人民银行泰安市中心支行人民币复点业务外包服务项目公开招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