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险融合发展已成为共识,商业健康险应当积极参与并成为有效的支付方,以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在“三医联动”的框架下,商业健康险如何成为有效的支付方,多位专家学者、保险公司高管、生物医药创新企业负责人等在第六届中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创新高峰论坛上共同探讨这一问题。药企若参与集采申报则将面临产品的大幅降价,而不参与或报价过高而丢标或对业绩和市场占有率造成冲击。因此,商业健康险应寻求更灵活的谈判方式和风险共摊的机制,以承接符合市场规律创新药的定价体系。在医药端,医药机构将慢病群体、既往症用药群体的数据提供给保险公司,双方保持行业良性的互动也逐渐获得认可,这也能扩大数据的量的优势。商业保险公司已经做出尝试,例如在保险产品中加入特药保障、特定带病体人群保障设计等,与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共同推出相关服务产品等。平安健康险总精算师兼首席风险官丁雯表示,客户的需求离不开医药的发展,基本医保确实不错,但还有很多创新药没有纳入基本医保范畴,商保要做的就是把基本医保没有覆盖的部分覆盖到。“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以百万医疗险为例,平安健康险每年在升级的时候会不断去开拓药品器械的创新,会跟药企有充分沟通,明确药品的适应证、覆盖面等,针对不同适用人群有不同的定价逻辑。”丁雯说道,“平安健康险会去看这个药的需求,要有一定的覆盖面,所以去年上的药是广谱药,很多实体瘤都可以用到,因而成本也相对高昂一点。因为是新上市的药,没有进入到基本医保,一般人会觉得并不容易负担得起,但他若购买了商业保险就可以承担相应的费用。”2022年11月,平安健康险与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至本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共同拓展泛实体瘤创新支付的服务模式,这一合作为商业健康险参与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至本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科技转化型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浦江高科技园区。至本医疗科技通过国际化和标准化的质控平台,运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检测技术,专注于肿瘤疾病的精准预防和精准诊断,生物信息分析和临床功能注释解读。致力于为每一位癌症患者提供全面和准确的分子水平信息,辅助医生的精准治疗。公司拥有国际标准化的实验室区域4000平米和办公区域4200多平米,创建了6大自主知识产权平台的基因检测中心;拥有知识库建设、报告自动化及流程一体化等16项软件著作权专利的信息处理超算中心;国际标准的肿瘤精准研发中心;拥有至本独立研发OriFusion/OriCNV/OriIndel/OriSNV/OriLongIndel生物信息分析算法的数据分析团队。公司业务现已覆盖全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中南5大区域,近200家全国各大重点医院。公司拥有“溯”、“源”、“至”、“本”四大肿瘤基因检测系列产品。每个产品在上市前分别从全面性,准确性以及重复性上进行严谨科学的性能确认,以确保产品在临床应用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目前已推出了最大化为患者寻找治疗机会(靶向&免疫)的元溯产品,国内首个针对软组织肿瘤/骨肿瘤的DNA+RNA二代测序检测产品元溯S,满足实体肿瘤临床最小治疗需求的至明和至沛产品,为无法取得组织的晚期实体瘤/肺癌患者实现个体化用药指导和动态监测的启源/希源ctDNA产品以及提示HBOC遗传高危风险的本初产品。同时搭建了整合的精准免疫平台,推出了PD-L1及MMR的免疫组化检测产品。在临床科研服务层面,搭建两大至本独创平台:促进临床科研转化的至本海外学术平台以及实现数据共享和患者随访的土拨鼠博士平台。至本医疗科技由原Foundation Medicine核心成员归国创始发起,携手生物医药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领先技术的华人科学家团队作为技术核心,以及在国内肿瘤领域有超过十年市场经验的精英团队共同创立。技术科学家团队拥有6万例肿瘤患者基因变异的临床注释分析经验、20年生物信息分析研究经验、10年二代测序技术应用及产品开发经验,10年软件开发及信息化平台建设经验,累计1000+SCI影响因子的文章发表。至本医疗科技“溯癌症之源,至诊疗之本”,发端至诚,致力精准。
招聘范围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西安,主要招聘经验要求为3-5年,学历要求为大专的岗位。
公司参与中标1次,最近项目为:中国人类遗传资源行政许可事项2021年第九批审批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