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投了数十亿美元给 OpenAI,以尽早获得独步武林的生成人工智能技术。为了避免反垄断审查的麻烦,微软只占股 49%。结果,双方形成了一种开放式合作关系,并不具有排他性。通过与 OpenAI 保持距离,微软拥有不受控制的影响力,而 OpenAI 则获得了财力雄厚的支持者,并且仍然可以自由地探索其他合作伙伴关系。OpenAI 一直在为微软的强大竞争对手提供「武装力量」,而微软也有效限制了 OpenAI 的潜在搜索引擎客户。最近,《华尔街日报》披露了这一「强强联合」背后潜伏的冲突和混乱。双方确实存在强强联合。微软将 OpenAI 的技术托管在自己的云上,并越来越多地将其整合到自己的热门产品中,在长期竞争对手谷歌等巨头面前,有了更加值得炫耀的资本。微软 CEO 萨蒂亚・纳德拉和 OpenAI CEO 萨姆・奥特曼也在公开活动上互相称赞。《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微软内部人士抱怨公司减少了人工智能预算,一些研究人员抱怨 OpenAI 技术访问受到限制。虽然微软内部少数几个团队可以访问模型的内部工作原理,如其代码库和模型权重,但大多数团队都受到限制。尽管微软在该公司拥有大量股份,但大多数员工必须像对待任何其他外部供应商一样对待 OpenAI 的模型。感到困惑的不仅有内部员工,还有两家公司的企业客户。微软和 OpenAI 的销售团队有时会向相同的客户推销产品。两家公司都出售 OpenAI 技术的访问权。有时,OpenAI 的销售先来推销 ChatGPT 等产品,然后微软的销售来推销相同产品 —— 通过其 Azure AI 服务。OpenAI 也在继续与其他公司发展合作伙伴关系。OpenAI 向微软竞争对手 Salesforce 提供了基于 ChatGPT 的 AI 产品 Einstein GPT,可以完成生成营销电子邮件等工作,而微软办公软件提供了类似功能。另外,OpenAI 在过去 12 个月中还与不同的搜索引擎建立联系,以讨论授权产品的可能性。3 月初,就在微软发布嵌入聊天机器人的新 Bing 的几周之后,DuckDuckGo 发布了 DuckAssist。与 Bing 机器人相同的是,DuckAssist 也由 ChatGPT 驱动。然而,微软在搜索引擎行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为搜索和组织网络的过程成本高昂。谷歌没有授权其技术,因此许多搜索引擎严重依赖 Bing,包括 DuckDuckGo。当微软推出新 Bing 后,DuckDuckGo 发布了DuckAssist,这引发了一些讨论。一些人认为,这种合作有助于搜索引擎行业的发展,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种合作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