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应有之义。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代表,五粮液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使命,多年来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赈灾救助、奖教助学等领域践行社会责任,坚决扛起“国之大者”的责任担当。 2008年、2012年,五粮液集团两次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2009年、2014年和2020年,五粮液集团又分别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单位)奖”“全国慈善会爱心企业”。这一份份荣誉正是国家和社会对其履行社会责任、深耕公益慈善事业的充分肯定。 作为中国白酒龙头企业,五粮液深知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希望工程、朝霞工程、公共建设等社会公益事业活动,以帮扶、捐赠和资助等方式,通过“人才派驻”“产业帮扶”“以购代捐”“支教助学”等举措,建立社会援助体系,搭建帮扶平台,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历年累计直接捐赠款物超过11亿余元。 作为中国民族品牌代表,五粮液始终牢记国企责任,积极推进企业、社会、民生、环境可持续发展。2018年,五粮液发起成立非公募慈善组织——五粮液慈善基金会,通过专业团队,完善捐赠项目跟踪、回访机制,从而建立起企业公益慈善事业的长效机制,开启五粮液捐赠的系统性规划、精准化和专业化管理,善款善用,奉献爱心,回馈社会。 为决胜脱贫攻坚,五粮液充分发挥企业优势,用市场理念构建扶贫长效机制,帮助农户增收,真正实现脱贫有信心、攻坚有方向、增收有途径;捐资3亿元修建1069公里“乡村振兴产业路”,强化产业发展要素支撑,为乡村振兴提供“畅安舒美”的发展环境;捐建希望小学、捐赠
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万里长江第一城”四川宜宾,被联合国教科文及粮农组织誉为“在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 公司前身是明初时期沿用下来的8家酿酒作坊在20世纪50年代初联合组建的“中国专卖公司四川省宜宾酒厂”,1959年正式命名为“宜宾五粮液酒厂”,1998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员工2万余人,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素有“十里酒城”之美称。主要生产经营浓香型、酱香型蒸馏酒及果酒,是全球生产规模最大,全国生态环境最佳、产品品质最优、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酿酒基地。 公司秉承守诚信、做极致的核心价值观,追求绩效卓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大化。拥有连续生产600多年的明初古窖池、年产四万吨的特大型酿酒车间等优良的硬件设施和独特的工艺技术、有效的过程管控、先进的科技与文化支撑,确保了五粮液及系列酒产品的卓越品质和食品安全,不仅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带来视觉、嗅觉、味觉方面的美感享受,而且保持饮食后不“上头”的健康功效,被消费者称赞为“最美的酒”、“最受欢迎的酒”,连年保持同类产品市场销量第一。五粮液在连续参加的四届全国名酒评选会上,均被鉴定为第一,获得国家金质奖章和“国家名酒”称号,连续20年保持中国食品行业领军品牌地位。公司被五十届世界统计大会评为“中国酒业大王”,是中国唯一三度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金奖和国家质量管理奖的白酒企业。
招聘范围主要集中在北京、宜宾、石家庄,主要招聘经验要求为1-3年,学历要求为本科的岗位。
公司参与招标4150次,招标金额为4586506.23(万元),公司参与中标28次,中标金额为1070.62(万元),最近项目为:513车间部分墙体开裂维修513车间部分墙体开裂维修评标结果公示、NC系统年度运维服务(2025)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五粮液安全保卫部办公场地升级改造项目监理中标候选人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