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瞳科技(02251)于8月28日召开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公司创始人张大磊表示,公司的商业化场景之一是大型医疗机构的临床科室,基于三甲医院的科研合作和采购、信任背书,鹰瞳的产品可以覆盖到更广阔的二级医院以及基层医疗机构。未来,公司希望产品像空气一样,让优质的健康服务能够随时随地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根据公告,2023年上半年,鹰瞳科技实现营业收入8250万元,同比增长120.6%;毛利润5136万元,同比增长132.7%;毛利率增长3.3个百分点至62.3%。此外,服务网点数量和检测量也实现了双增长。公司2022年上半年同期服务网点数量为2681个,检测量为163万次。在检测单价方面,报告期内每次检测收费为人民币20.87元,相对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9.3元增长8.1%。 在提问环节,张大磊向投资者解释了自己对于鹰瞳科技利用人工智能(AGI)和大语言模型(LLM)的应用研发情况。他认为现在从客户需求来看,有大量客户的需求未被满足。鹰瞳需要去满足这部分未被满足的需求。此外,张大磊认为AI在医疗方面的应用和竞争,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算法模型的竞争,“它实际上是由医疗和人工智能和诊疗一体化的认知理解这三个维度上面同时去推进的。” 针对医疗相关政策,张大磊表示,所有的政策改革实际上都是朝着利国利民的方向去开展的。他也相信,像鹰瞳这样真正有价值的、消费者愿意买单的好产品会更加凸显出来。
Airdoc成立于2015年9月,是医疗人工智能领先企业,总部位于北京。自成立以来深受资本青睐,累计获得中信、平安、复星等知名机构多轮投资,已和全球众多医疗机构深度合作,在北京、上海、广州、西雅图设有研发中心和分支机构,在墨尔本与Monash大学合作设立了联合实验室。 公司自主研发的AI检测解决方案,通过视网膜图像可准确识别数十种心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眼部疾病或并发症风险。公司是健康人工智能领域最早实现产品商业落地的企业,已成功服务于国内外上千个网点,包括公立医疗机构、眼视光连锁机构、体检机构和保险公司。公司持续践行“让健康无处不在”的愿景,在视觉健康、心电、脑电、皮肤、生理指标持续检测、医学影像、病理等领域也取得先进成果,已申请专利70余项。截止目前,公司以视网膜AI检测为中心实现商业纵深发展,同步横向形成产品梯队,坚持“一纵一横”战略,直至向大众提供普惠健康服务。
招聘范围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重庆,主要招聘经验要求为3-5年,学历要求为本科的岗位。
公司参与中标1次,最近项目为:“一种心音信号的评估采集方法”等四项专利申请权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