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智能算力集群供给,夯实人工智能算力基座,是《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提出的首要任务。随着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深圳正在积极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扩充算力规模,为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算力支撑。算力产业代表性企业广泛分布于半导体装备制造、算法与技术研究、算力应用与服务等领域。国家超算深圳中心、鹏城云脑、弈峰科技数据中心、腾讯云等算力集群在科学计算、工程计算、生物医药、动漫渲染、海洋石油、智慧城市等领域支持科技创新。深圳弈峰科技数据中心计划部署12000台机柜,重点服务头部互联网企业、大型金融企业、政府机关及各类行业龙头。雄厚产业为算力提供练兵场,预计该数据中心项目将于2023年下半年步入首批交付机柜的运营期,并开始产生营业收入。数据、算法、算力并称为人工智能三大核心要素。
广州大学系统流变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立足广州、面向广东、辐射海内外、服务社会”,联合海内外战略合作伙伴,根植于广州制造业发展需求,突破传统学科之间壁垒,大力探索有利于交叉学科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造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系统流变+智能制造”交叉学科协同创新大平台,营造产、学、研、互联网创客社区协同创新的新途径,努力建设一个能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规律的创新生态环境。研究所秉持“理工结合、落实到工”的学科发展理念,推动应用数学、信息科学、物理、力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与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工程学科的深入交叉,大力发展软凝聚态物理与系统流变学、复杂系统与非线性动力学、大数据工程、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交叉学科,重点研发涉及智能制造系统的关键共性技术,包括材料基因工程与溶液法大规模印刷柔性电子器件技术,跨域群体机器人的协同技术与数字化虚拟仿真,基于高性能计算的数字制造技术,基于5G网络的虚拟-增强-扩展现实技术与人机共融协同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等。以承担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研发计划任务为牵引,大力提高人机协同系统的感知、分析、判断复杂环境信息的能力,以及规划、决策和行动的自适应能力,并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地充实其知识库的能力,重点在新一代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智慧农业等领域开展示范性应用。在国际合作方面,研究所承担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委托筹建“金砖国家ICT和HPC创新合作中心”和秘书处,为金砖国家的ICT和HPC研究社区服务,向来自金砖国家的潜在合作者提供有关中国现有研究人员、国际科技合作基金、研究项目、研究设施和平台的信息。促进综合能力建设,加强ICT和HPC领域的人员交流,积极寻找和创造机遇,为开展金砖国家联合研究项目提供和协调充足的资源等工作。在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的支持下,研究所还获得联合国亚太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委员会、亚太技术转化中心的邀请筹建“联合国亚太地区面向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知识网络枢纽”和秘书处,与亚太经合组织合作实施区域知识共享计划。这一知识网络的总目标是加强亚太地区创新合作,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并将发挥如下作用:1)为参与新颖ICT应用的从业人员提供一个在线知识枢纽,从而分享与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和创新相关的知识、最佳做法和经验;2)吸取关于创新应用的信息,并探索其跨境转化的可能性;3)通过年度培训讲习班和国际会议,为亚太区域能力建设提供平台;。
招聘范围主要集中在广州,学历要求为本科的岗位。
公司参与招标12179次,招标金额为2135068.13(万元),公司参与中标219次,中标金额为11832.64(万元),最近项目为: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图书馆室内天花修复项目(CC2025-0055)竞争性磋商公告、广州大学广州大学触控一体机86寸(无OPS)(批量)集采商品批量采购合同的合同公告-集中采购项目、广州大学办公家具(定制化服务)定点采购定点议价成交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