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的“2023年中国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创新峰会”在京举行,现场发布了“2022年度服务创新案例”名单,太平人寿多项创新服务案例入选,分别获评适老服务典型案例、客户服务典型案例、年度影响力赔案。 据悉,《中国银行保险报》分别面向银行和保险机构征集了近400个案例,经过专家评审,优中选优,最终评出“2022年度服务创新案例”入选名单,面向社会展示银行业保险业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和成果。 适老服务典型案例:客户至上,“传统+智能”助力银发服务再升级 太平人寿通过“科技”与“服务”双重保障,让老年客户获得更加便利、贴心的保险服务。在线上,太平人寿持续优化老年客户投保及服务流程,为老年客户提供更便捷的保险服务。 太平人寿运用“太平通”APP、“中国太平95589”微信平台、“E掌柜”等移动保险服务工具实现无接触式保全理赔服务,并优化了适老化线上服务方式,让老年客户更好地共享保险业信息化发展成果。 在线下,太平人寿统一柜面“长者优先”窗口标识,明确老年客户柜面服务要求,定期通过远程视频方式随机抽查机构落实情况。同时,太平人寿开展全国示范柜面评选,把“适老化”服务作为重点主题,鼓励机构服务创新,创建老年客户服务特色网点。 2022年全年,太平人寿老年客户对公司的服务满意度综合评价为9.98(满分10分),整体显示为“非常满意”。 客户服务典型案例:专业深耕,iFamily拓展家庭保障服务 太平人寿通过运用深度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创设iFamily家庭保险保障规划模型,突破原有以个人为单元、家庭成员之间保障相互隔离的状况,基于不同层级典型客群特征分析,形成家庭保障需求图谱与保障额度建议,从客户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为客户制定保障方案,提供顾问式、全方位保障服务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太平”,于1929年在上海创立,是我国历史上持续经营最为悠久的民族保险品牌,也是我国唯一一家管理总部在境外的中管金融企业。 中国太平源自太平保险、中国保险、民安保险三大民族品牌,1956年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中国保险、太平保险停办国内业务,专营港澳和海外保险业务。 1999年所有境外国有保险机构划归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管理。2000年在港交所上市,是我国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保险企业。 2001年以太平品牌在境内复业。2009年统一“中保”“太平”“民安”三大品牌,更名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 2012年列入中央管理,升格为副部级金融央企。2013年完成重组改制和整体上市,正式更名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太平传承着红色基因和民族血脉,立足香港,跨境经营,服务全球。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中国太平快速发展,连续四年入榜《财富》世界500强,列第344位。 2021年,中国太平总保费达2175亿元,总资产突破1万亿元,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87万亿元,已经成为一家拥有50多万名内外勤员工、24家子公司和2000余家各级营业机构的大型跨国金融保险集团,经营范围涉及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欧洲、大洋洲、东亚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业务范围涵盖寿险、财险、养老保险、再保险、再保险经纪及保险代理、互联网保险、资产管理、证券经纪、金融租赁、不动产投资、养老医疗健康产业等领域。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太平保险业务经营体系较为完备,也是国际化特色最为鲜明的中资保险机构。 “十四五”时期,中国太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央企情怀、客户至上、创新引领、价值导向”的战略要求,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民生保障,促进“双循环”,维护“一国两制”和港澳长期繁荣稳定,践行“共享太平”发展理念,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努力打造中国保险业最具价值成长的国际化现代金融保险集团。
招聘范围主要集中在上海、成都、南宁,主要招聘经验要求为3-5年,学历要求为本科的岗位。
公司参与招标1425次,招标金额为47869.44(万元),公司参与中标8次,中标金额为10.95(万元),最近项目为:太平人寿高客业务部2025-2026年度《为您》读物及宣传手册制作采购项目变更公告、太平人寿银保渠道业务技能提升培训班会务采购项目、太平人寿银行保险部2025年银保合规培训会务服务采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