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集成电路行业开展重要合作,打造跨学科创新机制,以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023-07-03 14:49:4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7月3日消息,合肥工业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6月28日上午签署了一项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努力培养高水平的芯片人才。这次合作旨在满足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的重大战略需求。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芯片研发需要强大的技术积累和人才支持。根据官方新闻稿,合肥工业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共同探索创新的人才培养方式,为集成电路人才体系的供给和科技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积极与科研院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和企业合作,致力于培养扎实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集成电路顶尖创新人才。而合肥工业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已经成立了安徽高校首个微电子学院,并于2015年获批筹建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在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电磁场和微波技术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为解决这些问题,根据《联合培养协议》,两所高校将在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合作引领下,致力于打破集成电路核心学科和相关学科之间的界限,共同建立起跨学科交叉融合、产教融合和科教连通的创新机制,以及更贴近实践场景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这次合作,合肥工业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为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培养更多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国际金融研究院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智库)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理学术特色和合肥市科技创新名城优势,立足安徽,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将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平台、产学研结合和交流平台。实验室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共30余人,行政管理人员3人,数据分析和企业项目专员3人。研究成员全部获得博士学位,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素养、较强的研究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实验室将重点基于大数据与互联网经济研究物流与供应链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系统优化与协调、智慧物流、物流金融、物流政策、物流规划与技术等;定位于产生一批高水平研究论文、物流行业标准、企业案例、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为高校和企业培养高水平师资与数据分析师等。实验室已经与国内多家知名公司形成战略合作,主要合作企业包括海尔日日顺(大件物流与平台供应链)、海康威视(无人仓储)、红星美凯龙(大件物流和供应链)、京东(AI开放供应链)、今天国际(物流)、真心瓜子(O2O供应链)、维天运通(物流平台)、圆通(快递物流)和苏州贝宝(跨境电商)等,共建博士后工作站,联合研究中心或联合实验室,共同培养相关行业高端技术人才,并拥有丰富的企业数据,形成科研与企业发展的双轮驱动,推动产学研纵深发展。余玉刚教授简介余玉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委国家创新群体项目负责人,基金委重大项目负责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高被引学者(Elsevier, 2014--,2021);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 招聘范围主要集中在合肥,主要招聘经验要求为1-3年,学历要求为硕士的岗位。

  • 公司参与招标10105次,招标金额为3588232.25(万元),公司参与中标299次,中标金额为22243.85(万元),最近项目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5年校园安防设备维保服务采购(项目编号:GN2025-06-1966)答疑澄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GPU服务器节点更正公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号楼,3号楼装修项目通风柜及智控系统采购及安装工程-1标段。

网站地图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京ICP备18021895号 版权所有:北京百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 百炼智能 潜客宝 知了标讯